走进幼专 
校标校训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幼专 >> 校标校训


校标释义:

  以绿色为底色,代表了我校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和学子生机盎然的精神面貌,中间部分的图案一方面形似英文字母“ys”,是幼师简称的首字母。另一方面形似乐谱和音符,代表了我校独特的艺术特色。外环上印有“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其英文翻译“GUIYA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代表了我校的发展目标之一“国际融合”。


校  训:立德、励学、求真、拓新


校训解读:

立德:

   立,即树立、建立。德,即道德、德行;《易·乾·文言》曾云:“君子进德修业”。又《荀子·非十二字》云:“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立德,即树立德业;“立德”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立德” 体现了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蕴含着做人的朴素道理。

   “立德树人”是党对人民教育事业所持的一贯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立德”置于校训之首,体现了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我校作为贵州省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两代师表”为主要抓手,提高师生道德水平。学校致力于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使教师树立“爱岗敬业、诚信奉献,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品质。我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励学:

   励,即劝勉、磨炼、振奋。学,即学习、模仿、学问、学术。励学,即发奋学习之意;“励学”出自清学者梁章钜《归田琐记谢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励学,实为儒宗。”梁章钜以“敦品励学”来评价可为儒者典范的人,说明它反映了学者致力于自身道德修养、发奋学习的高尚境界。励学,又即劝勉他人勤奋学习之意,此为教师这一职业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名家做励学诗文勉人读书学习,最广为人知的即是《荀子·劝学篇》,唐代王建也有《励学篇》流传于世。

   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具体要求。

   “励学”放在校训第二位,体现学校对创建学习型学校的重视。我校作为贵州省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秉承“校有特色、生有特长、师有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鼓励师生的自主学习和团体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养成自主勤奋学习、鼓励受教育者勤奋学习的职业品格,充分发挥师生能力,努力实现“贵州第一,西南示范、全国一流、国际融合”的发展目标,引领贵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求真:

   求,即追求、探求、需求。真,即真实、真理、真知。求真,即讲求实际、探求真知、崇尚科学。孔子在《论语·里仁》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说法,这句话表明了孔子追求真理的远大志向。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求真放在校训第三位,体现学校对求真态度的重视。求真是学校“三风”建设的重点,也是人才培养中,使师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立足社会的通行证。学校致力于使师生“求真知、献真爱、做真人”,加强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认识与探索,加强教育科研诚信,引导教师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以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作风感染教化学生,力争成为言传身教的榜样和教书育人的楷模;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持续追求真理、终身学习、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拓新:  

   拓,即开辟。新,即新的事物。拓新,即开拓创新。我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十分重视发展人的创新意识,提出了许多闪光的思想:,如“陈言务去”、“守旧无功”、“学如蝉蜕”、“独辟蹊径”等等。古代文学家、思想家关于创新思想的论述是比较客观的,闪烁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光芒,对我们今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仍有启迪作用。

   邓小平同志所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陶行知先生有言:“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拓新”放在校训第四位,体现学校对各项工作必须开拓创新的重视。拓新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求教师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则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并合理引导创新行为。学校惟有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锐意改革,才能把学校建设成办学水平高、服务能力强、校企融合深、科研水平领先、办学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明显、国际化程度高的高等专科学校。



网站地图| 后台管理 当前在线:122 总访问量:6570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