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专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我校携手学科工作站 创新开展艺术心理团辅活动——以“鼓圈”为媒 奏响教师心育协奏曲
来源:学生工作处  作者:  编辑:宣传部  日期:2025-04-03  点击率:556  [我要打印]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4月1日,我校与贵阳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工作站联合举办“艺术融合背景下的心理团辅体验”活动。我校学生工作处负责人戴媛媛教授带领专业团队,与学科工作站负责人刘婷婷及50余名教师共同参与,通过跨界合作探索教师心理健康赋能新路径,为教育工作者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疗愈之旅。


跨界融合:艺术与心理教育碰撞火花

活动突破传统心理辅导模式,创新引入“鼓圈”艺术互动形式。在戴媛媛教授团队的指导下,教师们围坐成圈,手持非洲鼓、金杯鼓、雨声筒等十余种乐器,通过即兴节奏创作实现情感共鸣。随着鼓点从零散到和谐,现场氛围逐渐升温,欢笑声与律动交织,压力在节奏碰撞中悄然释放。“鼓声是心跳的延伸,当个体节奏融入集体韵律,便是团队凝聚力最生动的体现。”戴媛媛教授表示,艺术融合的形式能有效激活教师的情绪表达,为其提供非语言沟通的情感出口。


深耕心育:从学科赋能到心灵滋养

作为活动主办方,我校始终关注教育者的多维成长。近年来,我校依托心理学与艺术教育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心理+艺术”融合实践。此次团辅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落地缩影——通过具身体验帮助教师重构自我认知,为其教育教学注入内生动力。在节奏互动中,帮助教师感受到团队支持的力量,重新审视教育者的角色——唯有内心丰盈,方能育人有光。


长效赋能:以创新实践擘画教育未来

活动尾声,刘婷婷高度评价此次合作,她指出,“跨界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教育生态的重构,贵阳幼高专的专业支持帮助教师们看到更广阔的成长维度。”戴媛媛教授强调:“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未来,我们将深化跨学科合作,让艺术成为滋养心灵的‘活水’,助力教师以更饱满的状态投身育人事业。”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心理赋能开辟了新范式,更彰显了我校在创新教育实践中的引领作用,为区域教育生态优化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我校“鼓圈减压”团队已先后为贵州省高校学工系统、贵州大学、贵州开放大学、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贵阳市教育局、贵州装备职业技术学院、清镇市妇联提供给艺术融合的心理团辅体验,也为不同专业、职业背景群体打开了认知自我、释放情绪的新通道。我校计划将此类创新团辅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并联合多领域专家开发系列心育课程,持续探索教育者全生命周期成长支持模式,让艺术疗愈的涟漪激荡更多心灵,为培育“身心同频、德艺双馨”的新时代育人队伍注入持久动能,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谱写更动人的心育篇章。

 

E-mail:
作者:
编辑:宣传部
上一篇:学校党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
下一篇:统一思想聚共识,砥砺奋进新征程——我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讲座
网站地图| 后台管理 当前在线:103 总访问量:6962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