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专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帆,共绘文明交融新篇——我校国际学生寒假实践汇报会圆满举行
来源:基础教学部  作者:  编辑:宣传部  日期:2025-03-31  点击率:567  [我要打印]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3月28日,学校“国际学生汉语实践与推广”假期实践汇报会在综合楼111教室举行。校长翟理红,党委委员、副校长潘丽芬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2023级汉语研修班国际学生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寒假实践成果,展望文化传播新未来。





汇报会上,基础教学部负责人以“实践促融合”为主线,系统总结寒假实践活动亮点。学校依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立足中国-东盟人文交流需求,组织老挝、柬埔寨留学生通过文化调研、民俗体验、职场实践等形式,深度感知中华文化内核。“从泼水节文化比较到中文职场应用,同学们的足迹既是语言能力的延伸,更是跨文化理解的深化。”此次活动为国际学生搭建了“知华”与“友华”的双向桥梁,为其归国后传播文化、服务发展注入动能。老挝留学生美她妮以“中老泼水节文化比较研究”为核心,通过图文、影像展示两国节日习俗的异同。他们从仪式流程、文化象征、社会功能等维度展开分析,提出“建立跨国民俗文化联合研究平台”的倡议,并现场演示泼水节传统水灯制作工艺。翟理红校长在听取汇报后点评道:“一水同源,文明共生。这份调研既是对文化差异的尊重,更是对民心相通的践行。期待同学们以民俗为纽带,成为文明对话的青春使者。”老挝学生庄点点团队分享了在华企实习的经历。他们用流利中文讲述项目协作经验,总结出“守时、诚信、专业”三大职业素养。翟理红现场寄语:“语言是工具,素养是根基。守时重诺不仅是职场准则,更是国际人才的形象名片。未来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以高标准诠释青年担当。”





翟理红在总结讲话中,结合汇报内容,向留学生提出四点希望:一是以文化共情促文明互鉴。“从乌多姆赛到贵阳:中老文化的多维思考调研证明,差异之下自有共鸣。同学们要以文化为媒,架设民心相通之桥。”二是以语言之力筑合作之基。“中文能力是个人发展的阶梯,更是国家合作的战略资源。要用好这把‘金钥匙’,服务母国与中国的共同发展。”三是以全面发展报桑梓之情。“建设家乡需复合型人才。既要深扎专业领域,又要汲取中华智慧,方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擎天柱。”四是以双梦交融书时代答卷。“国际学生个人的‘祖国梦’与‘中国梦’血脉相连。当你们带着中华文化滋养回国时,要成为友谊的信使、合作的纽带,书写文明交融的时代篇章!”潘丽芬主持颁奖仪式,为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她勉励同学们:这份荣誉既是对实践成果的肯定,更是文化传播使命的重托。愿大家在文明交融之路上行稳致远。




本次汇报会以“实践凝练文化认同,语言赋能使命担当” 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学校 “汉语 + 文化 + 实践”育人体系的阶段性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国际中文教育,搭建更广阔的跨文化交流平台,助力留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厚植底蕴,在文明互鉴中勇担使命,为推动中老文化交流和职业教育合作贡献青春力量。

 

E-mail:
作者:
编辑:宣传部
上一篇:统一思想聚共识,砥砺奋进新征程——我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讲座
下一篇:深化交流合作 共育时代新人——我校赴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开展思政育人交流学习
网站地图| 后台管理 当前在线:137 总访问量:696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