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有效课堂 >> 正文
儿歌的概念与特点
来源:  作者:  编辑:管理员  日期:2014-04-09  点击率:18819  [我要打印]  [关闭]
摘要: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儿歌》是人教社《幼儿文学》第二章内容。儿歌的特点教学对培养幼师生具有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儿歌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有重要的意义。

引题:

关键字:

刘黎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儿歌》是人教社《幼儿文学》第二章内容。儿歌的特点教学对培养幼师生具有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儿歌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儿歌的特点,为儿歌的鉴赏和创编能力打下基础。
2. 提高学生诵读和表演儿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强调诵读和表演儿歌。通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自读、个别学生个性朗读、吟唱或表演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儿歌特点的理解。
2. 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活动:自由表达、合作探究等,引导学生作多种形式、多角度的探究、思考。
3. 教师适时引导、点拨、评价,尤其是对“生成”的灵活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诵读和表演儿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儿歌的情感。
二、 说学情
学生总体情况:近年来幼师生文学素养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
《幼儿文学》学习情况:
1. 学生对幼儿文学和儿歌有了初步印象。
2.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组织中对幼师生诵读和表演儿歌的水平要求比较高,但学生的水平不是很高。因此,本堂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上述教学目标。
三、 说学法
     从学生熟悉的童谣入手,强调诵读。通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自读、个别学生个性朗读或吟唱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儿歌特点的理解。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活动:自由表达、合作探究等,引导学生作多种形式、多角度的探究、思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充分的鼓励,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中学习知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说教法
     针对幼师开朗爱表现的特点,我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家乡童谣入手,引入这一主题。我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如下:
诵读法 、点拨法、探讨法
     因为幼师生面对的对象是幼儿,给幼儿朗诵儿歌时,需要有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教师以身示范,让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氛围中了解作品并掌握其难点。
五、说教学程序
导入:用儿童文学研究者王泉根先生的话语导入,目的是让加强学生对儿歌的认识,强调儿歌对幼儿的重要性。
教授新课:紧紧围绕儿歌三大特点进行讲解,通过表演诵读、作品对比、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儿歌的特点,为儿歌的鉴赏和创编能力打下基础。由于幼儿文学课程的特殊性,在授课过程中,强调了表演诵读,为以后幼师生进行幼儿园语言课教学打下基础。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顺本课思路,强调重点。
作业:
1.完成儿歌自主性作业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儿歌的传统形式,为下课新课教授打下基础。
2.收集家乡童谣目的是因为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灿烂的民族童谣值得传承,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童谣对保存和宣传本民族童谣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E-mail:
作者:
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故乡的小路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后台管理 当前在线:134 总访问量:61998304